中国古代史-第一节-先秦时期
一、早期的人类
(l)元谋人,距今约170万年,发现于云南元谋,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。
(2)蓝田人,距今约80万年,发现于陕西蓝田。
(3)北京人,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,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。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,已学会使用天然火。
(4)山顶洞人,距今约1.8万年,会钻石取火和制造骨针。
二、氏族公社
(1)半坡氏族,距今约五六千年,普遍使用磨制石器,会制造陶器。
(2)河姆渡氏族,发现于浙江余姚,距今7000年。
(3)大坟口文化中晚期,发现于山东泰安,距今四五千年,处于父系氏族,晚期出现私有财产和明显的贫富分化。
三、夏、商、西周王朝
1.夏朝
公元前21世纪,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亲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,以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,建立了夏朝。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。公元前16世纪,夏架统治后期,社会矛盾激化,商汤起兵灭夏。
2.商朝
公元前16世纪,商汤灭夏,建立商朝。公元前14世纪,盘庚迁都殷,故商朝又称殷商。
商朝实行残暴的奴隶制,如“人牲”和“殉葬”制度。
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。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,始自商朝。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十分发达,代表作品为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。
公元前11世纪中期,商封王残暴异常,作“炮烙”之刑镇压人民反抗,周武王兴兵,通过牧野之战,灭掉商朝。
3.西周
公元前11世纪中期,周武王建立周朝,定都镐京,史称西周。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。公元前770年,周平王迁都洛邑,史称东周。
公元前841年,发生“国人暴动”,这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。
四、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
1,大国争霸与战国七雄
在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),齐国的齐桓公第一个成就霸业,因其北伐戎狄,南御荆楚,成为公认的霸主。齐桓公去世后,宋国的宋襄公欲继其霸业,被楚国打败而身亡。晋国的晋文公、楚国的楚庄王又相继称霸中原,后晋、楚长期争霸。接着,秦国的秦穆公想争霸中原被晋国打败,遂专力经营西方,成为西霸。
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-前221年),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。通过一系列兼并,最后乘」下的主要齐、燕、秦、韩、赵、魏、楚等七个诸侯国,史称“战国七雄”。其中秦国通过“商鞍变法”,国力日渐昌盛,最后灭掉了六国。
2.各国的改革
公元前686年,齐桓公实行“相地而衰征”,即按土地肥瘩分等差收实物税(租)。公元前645年,晋国“作爰田”。在自己长期占有的耕地上实行轮流休耕的制度。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“初税亩”制度。
公元前350年秦国废井田,开阡陌,实行土地私人占有制。
五、青铜器和铸铁
商朝青铜器冶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水平,代表铸造工艺水平的如司母戊鼎。中国的铸铁出现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到前6世纪末。欧洲在13一14世纪才使用铸铁,晚于中国18个世纪以上。
春秋后期,人们用木炭作燃料,用皮囊鼓风,冶炼生铁。战国时出现了生铁柔化技术,西方在18一19世纪才出现这一技术,比我国晚了20个世纪以上。
春秋末出现百炼钢;战国时又出现了钢件淬火技术。
铸铁、生铁柔化、钢三项技术的发明,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。它为生产工具的变革、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。战国时钢铁制品的使用迅速普及,如农具、工匠工具、妇女纫具、兵器等;出现了新的产业、行业;出现了都江堰、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。
六、诸子百家与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
1.诸子百家
(1)孔子,名丘,儒家创始人,春秋鲁国人,提出“仁”和“礼”的学说,兴办私学,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。孟樱拢髡拧懊窆蟆薄ⅰ熬帷薄\髯樱觯衔匀唤缡潜浠模浠怯泄媛傻模硕ㄊぬ臁?BR>
(2)老子,姓李名耳,春秋楚国人,是道家创始人。著有《道德经》,主张“无为而治”,其观点有辩证观点,如“福兮,祸之所伏;祸兮,福之所倚。”庄子,名周,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,鄙视富贵利禄,认为“有用”不如“无用”。
(3)墨子,名翟,墨家创始人,主张“兼爱”、“非改”,反厚葬殉葬。
(4)韩非子,法家代表人物,主张实行“法治”,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国家。
(5)孙武,春秋齐国人,著有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、孙殡,为孙武后代,著有《孙殡兵法》。
2.《诗经》与《楚辞》
(1)《诗经》,又称“诗三百”,相传为孔子编集。分为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三部分。
(2)《楚辞》是以楚国民歌为基础,经加工、创造而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,句子和篇幅均较长,适于反映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,打破了《诗经》四言之限。楚辞的主要作家是屈原,其作品主要有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章》。
当前位置:主页 > 考试 > 公务员 > 公职考试 > 公选领导 > 公共基础知识 > 历史国情 > >
中国古代史-第一节-先秦时期
来源::未知 | 作者:竞彩篮球投注app-篮球竞彩app-推荐手机版下载* | 本文已影响 人
- 上一篇:国情国力-第四节-生态环境状况
- 下一篇:国情国力-第二节-人口与国民素质
随机阅读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